NY_T 2645-2014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高粱

ID

67F00869DA614F4EA5E598B96109BE8C

文件大小(MB)

0.49

页数:

9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4-8-14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 65.020.01,B05 NY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,NY/T 2645—2014,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高粱,Regulations fbr the trial technology of crop varieties-Sorghum,2014-10-17 发布 2015-01-01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,NY/T 2645—2014,刖 百,本标准按照GB/T 1. 1—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提出并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、辽宁省农业科学院、湖北省农业厅、辽宁省种子管理,局、内蒙古种子管理站、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、吉林省种子管理总站、四川省农业科学院、黑龙江省农业,科学院、山西省农业科学院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、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孙世贤、何艳琴、邹剑秋、王艳秋、高广金、王洪山、宋国栋、李霞、陈宝光、丁国,祥、焦少杰、张福耀、高士杰、成慧娟,ny/t 2645—2014,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高粱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国家高粱品种试验技术方法与技术规则,本标准适用于国家高粱品种试验,2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 4404.!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:禾谷类,GB/T 5009.8食品中蔗糖的测定,GB/T 5497 粮食、油料检验水分测定,GB/T 6432 饲料中粗蛋白质测定,GB/T 6433 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,GB/T 6434 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,GB/T 6435 饲料中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,GB/T 6438 饲料中粗灰分测定,GB/T 13084 饲料中氧化物的测定,GB/T 15683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,GB/T 15686高粱单宁含量的测定,NY/T 3谷类、豆类作物种子粗蛋白测定,NY/T 4谷类、豆类作物种子粗脂肪测定,NY/T 9谷类籽粒赖氨酸的测定,NY/T 11谷物籽粒粗淀粉的测定,3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3.1,区域试验 regional variety trial,在同一生态类型区的不同自然区域,选择多个有代表性的地点,按照统一的试验方案鉴定参试品种,的丰产性、稳产性、适应性、抗逆性及其他特征特性的试验,3.2,生产试验 yield potential trial,在同一生态类型区内接近大田生产条件下,对区域试验中表现优良的品种在较大面积上进行的多,点验证试验,3.3,试验品种 testing variety,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,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,遗传性状相对稳定,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,一致,具有适当名称的品种,1,NY/T 2645—2014,3.4,对照品种check variety,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参照品种,已通过审(鉴、认)定且为本生态区生产上主栽品种,4试验设置,4. I试验类别,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,4.2 试验区组,根据高粱种植区划、耕作制度、生产类型、生态类型及生产需要,兼顾优势布局划分试验区组,4.3 试验点,4 . 3. 1试验点选择,试验点具有生态和生产代表性,技术力量、基础设施、仪器设备等试验条件能满足试验要求,4 .3.2试验点数量,ー个试验组别区域试验、生产试验的试验点均不少于5个,试验点数量和地点保持相对稳定,4.4试验地选择,选择交通便利、地势平坦、排灌方便、土壤肥カ均匀、前茬作物一致、四周无树木或高大建筑物的具,有代表性的地块,4.5试验设计,4. 5. 1区域试验,釆用随机区组设计,3次重复,小区面积不小于15 m46行.8行区,试验田周边设置不少于2行的,保护行,4. 5.2生产试验,采用随机区组设计,2次重复,小区面积不小于100 m2,行数不少于10行,试验田周边设置不少于2,行的保护行,4.6品种数量,4. 6. 1区域试验,同一组别内的参试品种数量一般5个.:15个(包括对照),4.6.2生产试验,同一组别内的参试品种数量一般不多于7个(包括对照),4.7 对照品种,每个试验组别设置1个.2个对照品种,4.8 试验年限,区域试验一般2年,生产试验一般1年,5试验种子,按试验方案要求提供足够数量种子,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.1的规定。不应对种子进行拌种、,包衣等处理,6播种和田间管理,6. 1播种方法,采用人工播种、育苗移栽或机械精量播种,2,NY/T 2645—2014,6.2 密度,依据当地生产实际及育种家提供的密度确定,6.3 播种期,按试验点所在地生产特点确定,6.4 田间管理,管理水平略高于当地大田生产,及时中耕、除草、排灌、治虫,但不防治病害。施肥水平参照大田生,产。在进行田间操作时,保证同一试点、同一组别管理措施一致并在同一天完成,7调查记载项目,调查记载项目和标准见附录A,8收获和计产,区域试验:试验小区两侧各去掉1行后收获计产,生产试验:全区收获计产,8. 1粒用高粱,籽粒达到完熟期时收获,收获后及时晾晒、脱粒、风干、称重,折合"%含水量计产,单位为千克,(kg),保留1位小数,8.2 能源/青贮高粱,根据方案要求适时收获,及时计量地上部分的生物产量,单位为千克(kg),保留1位小数,8.3 饲草高粱,两次或多次刈割,刈割留茬高度15 cm,刈割后及时计量地上部分的生物产量,单位为千克(kg),保,留1位小数,9抗性鉴定和品质测定,抗性鉴定由试验主管部门指定专业机构进行鉴定,所用种子从参试……

……